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充分發揮主戰場的優勢(圖)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充分發揮主戰場的優勢(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2/26 10:38:00  來源:人民政協報  閱讀數:372

鄉村振興戰略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也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序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所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從農村開始的。”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陳萌山眼中,40年來,我國農業生產、農村面貌、農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農村改革經歷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取消農業稅、牧業稅和特產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些重大改革措施是不同時期‘三農’發展的客觀要求和農民群眾的一致呼聲。”回顧40年農村改革的書寫歷程,陳萌山認為,正是因為改革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穩定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城鄉關系發生歷史性的變化。

  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止。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擘畫了“三農”發展的宏偉藍圖。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19年經濟工作時,也再次強調要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陳萌山看來,這是立足于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體現;也是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戰略舉措;更是繼續發揮農業農村深化改革,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如今,實施鄉村振興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陳萌山認為,新時期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不僅需要堅定地落實黨中央的部署要求,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戰場,要挖掘資源和區位優勢,通過縣級統籌、鄉鎮組織,逐村形成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要落實‘以城帶鄉、以工補農’的發展方針,著眼產城融合、產村融合,充分發揮農業多元功能,吸引城市資源要素向鄉村流動,科學引導鄉村生態產業、休閑文化產業、種養業、加工業的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和村集體經濟發展,讓村民就地、就近就業。”陳萌山表示。

  科技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科技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然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現代農業建設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當前需要破解科技入村到田‘*后一公里’難題。”陳萌山說。在他看來,當前重點就是要解決常規技術集成不夠、推廣落實不能完全到田到戶、科技試驗的品種產量與農民實際產量差距較大的問題,要鼓勵科研人員到生產一線、到村到戶搞推廣,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支持示范推廣基地建設;同時要制定有力的政策,吸引各類人才入鄉進村、創業服務,推廣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和資質認證制度,推廣職業經理人制度,鼓勵支持新型經營主體負責人在“村兩委”兼職,強化鄉村振興各類人才隊伍建設。

  鄉村振興同樣離不開資金活水,而完善資金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則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應進一步增加各級政府財政支農資金的總量,鼓勵建立農業農村發展專項基金,鼓勵金融機構和涉農企業的投入,大力扶持鄉村產業園區和農業特色小鎮建設。”陳萌山建議,“此外,我們還應深入推進土地制度改革。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要充分發揮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選拔和培養,鼓勵基層黨組織聯建共治,鼓勵村黨組織書記和村民委員會主任一肩挑,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脫貧攻堅已進入關鍵期,黨的十九大明確把*脫貧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從脫貧攻堅任務看,未來3年還有3000萬左右農村貧困人口需要脫貧。“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息息相關。我們應總結各地實踐經驗,借鑒國際有關做法,從體制機制和政策項目、工作措施入手,制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辦法,形成*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相互支撐、相互配合、良性互動的格局。”陳萌山*后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jy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