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貴州省遵義市蝦子鎮的貴三紅產業園區,一股辛辣鮮香的辣椒味撲鼻而來,在特色旅游產品展示中心里擺滿了上百種辣椒及周邊制品。
“中國椒農*人”胡廣芬拿起手邊的“辣三娘”系列辣椒醬介紹道:“現在產品升級,這些都是新出的產品,產品的創新就是我們發展的動力。”
1990年,21歲的胡廣芬與不少懷揣夢想的山地女孩一樣南下打拼,在中國*早開放的廣東東莞的一家外資企業打工,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從一線工人做到了工廠副廠長的管理職位,還曾被派去香港學習培訓,經過7年打工生涯,練就了一身的本領。
隨丈夫回到蝦子鎮的胡廣芬不愿閑在家里,在鎮辣椒市場里,她發現了商機,遵義是貴州省*的辣椒種植地,但當地人都直接賣鮮辣椒,沒人搞加工,胡廣芬決定自己辦個辣椒加工廠。
1998年,下定決心的胡廣芬創辦了貴三紅系列辣椒食品廠,胡廣芬說:“其實一開始規模很小,就是家庭式的作坊”,可就是憑借在外資企業煉就的管理技能,胡廣芬的“家庭作坊”當年產值便達10萬余元,第二年就注冊了“貴三紅”商標。
2003年以來,胡廣芬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先后在蝦子鎮及周邊地區建起了10萬余畝辣椒種植基地,基地建成之后,企業采取以基地(村)為單位簽訂訂單,以保護價回收辣椒,同時為農戶無償提供種子、農藥和技術培訓方法,確保椒農在零風險的狀態下種植,*限度地提高農民種植辣椒的積極性。
2011年,胡廣芬的企業與遵義市委政府“筑巢引鳳”工程合作,項目總投資1.5億。2012年,占地280畝的花園式現代超標準廠房建成投產,引進了全自動生產流水線,可實現年生產辣椒食品能力10萬噸。2014年,椒農畝均收入7000元,比種植傳統農作物畝均增收4000元以上。
胡廣芬還對基地創建過程中的方法措施不斷進行優化總結,將專業合作社在帶動椒農參與種植致富方面的成功經驗進行推廣,形成了廣大農民積極參與學習新的種植技術、自發加入種植致富的良好氛圍。近兩年來,每年新增辣椒種植面積2萬余畝,新增1萬余椒農通過種植辣椒致富。
“來這里上班之后,日子過得像辣椒一樣紅紅火火”包裝車間工人楊仕瓊掩不住臉上的笑意。楊仕瓊是龍坪鎮人,以前一直在帶孩子、打零工,一個月只有幾百元收入,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來到貴三紅工作之后,“這里一周放*假,還有車接送,一個月能賺3000多元呢!”
目前,在蝦子鎮境內就有12000多人直接從事辣椒產業,涌現出辣椒經營戶7000戶,經營資金在5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280戶,2個辣椒專業運輸公司,各種運輸車輛200多臺,服務業個體工商戶近800戶。胡廣芬在遵義大山深處擁有20多萬畝生態辣椒基地,帶動20多萬椒農走上富裕道路。胡廣芬表示,“以后還要帶領更多貧困椒農脫貧致富,把日子越過越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