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流轉土地,三年時間,山西昱欣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從簡單的種植蔬菜水果發展成集種植養殖、綠色消費、休閑采摘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園區。大棚里一年四季是“春天”,大伙兒一年四季不缺營生,“看來,這休閑觀光農業的路真是走對了!”公司總經理趙彥恒信心滿滿。
“這里的草莓真甜啊!”“還挺香,顏色也紅!”近日,平定縣鎖簧鎮陳家莊村山西昱欣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草莓采摘大棚里,不時能傳出市民的歡笑聲。戶外天寒地凍,日光溫室大棚里卻是滿眼綠色,讓人覺得“春意濃濃”。公司總經理趙彥恒說,*近草莓剛成熟,每天有20多名游客前來采摘。隨著草莓生長逐漸進入旺季,前來采摘的游客還會更多。
四面“開花”打造產業園區
山西昱欣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個以現代生態農業技術綜合開發為重點的農業企業。公司從2015年成立至今,已經從種植蔬菜水果、養豬,發展成一個集種植養殖、綠色消費、休閑采摘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園區。
“2015年,我們以每年每畝400元的價格流轉了陳家莊村的130多畝土地,建起3個溫室大棚,種了北瓜、西紅柿、豆角、辣椒等蔬菜。2016年,我們又建起4個大棚,在種植蔬菜的基礎上引進了小西瓜、甜瓜、草莓等水果。2017年,我們新建了3個大棚,擴大了蔬菜種植面積,產品還銷到太原、石家莊。去年,我們新建的養豬場發展不錯,如今年存欄豬1000頭。”說起公司的每一步發展,趙彥恒記憶猶新。
巧妙布局形成綠色循環
來自市區的王先生沉浸在采摘的樂趣中,一會兒工夫就摘滿了一盒新鮮草莓:“我在微信朋友圈得知這里有草莓采摘,正好今天倒班休息,就和家人朋友一起過來摘草莓。自己摘的草莓比市場上買的更香甜,吃得也開心。”其他游客除了采摘,還或蹲或站用手機記錄難忘瞬間。
記者蹲下身仔細看,發現這里的草莓個頭較大,顆粒十分飽滿。站在一旁的農業技術人員田仁鵬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大棚里原先種著“章姬”和“甜查理”兩個優種草莓品種,不僅個頭大,口感也十分甜。去年,他們又引進了“紅顏”這個品種,也很好吃。看到有幾名游客采摘方式不對,田仁鵬沿著大棚里的行道,小心翼翼走入草莓叢中,手把手指導游客采摘。他還告訴游客,想要保存好采摘下的草莓,要先把草莓裝入保鮮袋里,扎緊袋口再放入冰箱保鮮。
“除了品種好,使用有機肥料也是草莓香甜的重要原因。”趙彥恒說。原來,公司將豬糞收集起來,制成有機肥料還田。同時,也把大棚里的蔬菜瓜果喂食肉豬,形成綠色循環。
乘勢而上著力提檔升級
在趙彥恒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另外一個溫室大棚,西紅柿、黃瓜等也鮮艷欲滴,很是誘人。“我們的溫室大棚,冬春采摘草莓,夏秋采摘櫻桃、杏,常年種有西紅柿、黃瓜、北瓜等各種蔬菜,可以說永遠是‘春意濃’啊。”趙彥恒說,近年來比較看好的櫻桃有很多村栽種成活,他們因此還從山東等地引進了冬棗苗木等,實行差異化發展。
公司休閑觀光農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附近村民的就業。趙彥恒說,大棚里一年四季是“春天”,大伙兒也一年四季不缺營生,有的采摘成熟的西紅柿,有的給草莓種植基地除草,還有的照料即將成熟的北瓜……“農忙時能有30多人在這兒打工,每人每天能掙45元到60元不等。”趙彥恒說。
“去年,市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要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我們這休閑觀光農業的路還真是走對了,趕上了發展的‘春天’。”趙彥恒說,今年他計劃繼續擴大大棚面積,引進蔬菜、水果新品種,朝規模化、產業化、生態化發展,同時建幾家農家樂,修建一個休閑娛樂區,借著鄉村振興的“春風”,讓公司的休閑觀光農業提檔升級。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