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第28屆巴黎SIAL國際食品展(SIAL PARIS 2018)在巴黎北郊的維勒班特展覽中心舉行,匯集了來自119個國家的7200家展銷商和31萬利益相關者。走進此次展會,深刻感受到其國際性、專業性和商業性。
中國食品是此次展會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國展銷商以超過666家的數量再創新高。展銷品涵蓋果蔬、糧食、保健食品、冷凍食品、調味品、奶制品、食品加工機械、香料、飲料、酒類、海鮮、休閑食品等類別,大多為原料或半加工品。
在中國展區參觀和洽談的客戶雖然絡繹不絕,但相對于其他國家展區接踵摩肩、人頭攢動的景象,中國展區人數還是相對較少。這未免讓人疑惑,中國食品博大精深,各式食品花樣繁多,為何會出現這種局面?
我們發現,中國展區擺放的玉米面、蕎麥面、大棗、核桃仁等,大多是初加工產品,品種相對單一,精深加工產品相對較少,這同其他國家展出的一些深加工食品或者創意食品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食品企業來說,產品能夠占領市場、老百姓接受并喜歡是其發展動力。然而,要想走出國門,開拓另一片天地,就需要企業科學謀劃,重新進行市場定位,比如進行人群劃分、分析當地人的喜好等,基于此進行產品研發,使產品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礎上,充分融入國外元素,在產品深加工和包裝創意方面做足功課,才能更加適合當地人口味,并得到當地人的喜愛。只有這樣,才能打開當地市場,為產品贏得一席之地。
如此看來,中國食品企業“走出去”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做好功課,還要應付各種外部考驗。
食品安全即是挑戰之一。作為面對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的“敲門磚”,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食品安全都是企業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應該履行的社會責任。對于中國食品企業來說,要走出國門,要把企業文化與社會責任進行對接。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在國內要履行,在其他國家也要履行,這樣才能更加深入當地社會,得到民意的支持。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企業越來越遍及世界各地。近年來,我國政府在擴大進口的同時,也在持續加大出口力度。事實上,“降低門檻”的“引進來”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所倡導的“走出去”相結合,已經構成了我國新時期擴大對外開放的兩個支柱??梢哉f,中國企業大踏步“走出去”,在推動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會給投資地人民帶來多重紅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食品企業“走出去”要不斷創新模式、拓寬路徑,提升“走出去”的質量和水平,才能在全球化進程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