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林科院)2019年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林科院院長劉世榮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林科院將努力建設世界*的林業和草原科研院所。
劉世榮介紹,2018年,中國林科院積極參與國家林業草原改革發展、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林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林業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戰略咨詢和規劃編制工作。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等外交戰略部署,承擔中國—中東歐國家林業合作機制外聯協調和信息化管理工作,正式開通“中國—中東歐16+1林業合作中文網站”;完成《中國履行國家報告》;參與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報告工作,有力支撐了我國濕地公約履約工作;依托中國林科院成立“一帶一路生態互聯互惠”“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科技”兩個協同創新中心;積極參與《中國大百科全書》林業卷、《中國林業百科全書》編寫;完成庫木庫里沙漠科考,為《中國沙漠志》提供了重要基礎數據。
此外,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轉基因楊樹、落葉松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研究”兩個課題啟動;攻克了高分辨率遙感林業調查和監測應用關鍵技術,實現了高分林業應用專題產品生產、共享與服務,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創新了杉木第3代種子園營建、多性狀無性系選育等核心技術;解決了森林空間結構量化表達、結構信息有效獲取、森林經營迫切性與狀態合理性評價等問題;闡明了海南熱帶天然林生物多樣性形成、維持和恢復機制;突破了熱壓板同步升降、鋼帶調偏和鋼帶拖動同步等3項人造板連續平壓機核心技術瓶頸。
2018年,中國林科院科研工作者獲梁希獎13項,其中一等獎1項;2人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8個林木良種通過審(認)定;共發表論文1452篇,其中SCI論文476篇,EI論文81篇;出版科技專著和譯著44 部,獲授權專利192項。
劉世榮強調,未來,中國林科院將以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著力推進原始理論創新和重大關鍵技術創新,努力構建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推廣應用為一體的完整高效的林草科技創新鏈;統籌科技資源配置,優化調整結構布局,充分發揮林草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作用;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構建良好創新環境,全面提升林草科技創新效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