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下午,2019年云南省兩會系列新聞發布會·脫貧攻堅主題新聞發布會在云南海埂會堂舉行。云南省扶貧辦公布了云南省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成績單”及下步工作部署,并邀請了4位來自基層的省人大代表講述脫貧攻堅故事。
截至2018年年底,經過3年的努力,云南有374萬貧困人口脫貧、15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14.03%下降到5.39%。
從貧困人口的減少看,2016年減少108萬,2017年減少115萬,2018年減少151萬,減貧人數逐年增加,減貧速度逐年加快。
從貧困村出列看,2016年出列1270個,2017年出列1500個,2018年出列2298個,確保推進一個成功一個、鞏固一個、出列一個,實現整體脫貧。
從貧困縣摘帽看,2017年云南省實現了15個貧困縣脫貧摘帽,這也是云南省歷史上貧困縣數量*減少。2018年有33個貧困縣申請脫貧摘帽專項檢查。
在*脫貧方面,云南省產業扶貧覆蓋建檔立卡411.25萬人,530.22萬貧困人口與新型經營主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新增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69.33萬人,新建306個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5285人,鄉村公共性服務崗位聘用建檔立卡人口10.43萬人。
此外,還完成了54.9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新增搬遷對象,安置方式由“農村復制農村”逐步向“城鎮集中安置”轉變。選聘建檔立卡生態護林員5.62萬人,生態保護與扶貧實現共贏。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農村貧困人口還有181萬人,占全國貧困人口總數的13.1%;除2018年33個縣申請脫貧摘帽外,全省還有貧困縣40個,其中貧困人口超過5萬人的縣(市、區)有11個,超過10萬人的有2個。
2019年,云南省將抓住建設八大重點產業和打造“三張牌”機遇,推行“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模式,以“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為依托,大力實施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提升工程,確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有產業發展意愿、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全覆蓋,推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兩種力量,堅持外出轉移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兩手發力,建立從動員到培訓、輸出、管理服務的全鏈條工作機制,實現對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全覆蓋,提高轉移就業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村轉移人口的就業質量、就業收入和就業穩定性;確保2018年易地扶貧搬遷中,未搬遷入住的上半年前全部搬遷入住,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新增34.5萬人的搬遷入住,完成99.5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
“都說扶貧苦、扶貧累,但我們的干部在苦事累事中,也逐漸練就了‘黃連樹下彈琴——苦中作樂’的基本功。”李文廣說,在施甸縣脫貧攻堅過程中,有山路走到一半鞋底掉了這樣“哭笑不得”的事,有改變群眾貧困面貌這樣有成就感的事。
經過幾年的產業扶持和發展,施甸當地的“古樹茶”“大樹茶”已告別了“粗制不衛生”的局面,手工茶坊制作出的精品茶葉,*的賣到上千元一斤,一般的賣到了100多元一斤,原來管都懶得管的茶樹,現在都成了山區群眾的香餑餑。
去年9月,瀘西縣貧困戶家的“親戚”來往頻繁,這些“親戚”有的帶著肉食、生鮮蔬菜、水果等到貧困戶家中,與掛聯群眾一起燒火、煮飯,吃“家宴”。有的帶著酒水、飲料、香煙等,把掛聯的幾家貧困戶叫到一起,每戶貧困戶湊幾道菜,聚在一起“打平伙”。這是2018年中秋節前后,瀘西縣干部“感情融入”掛包戶的一個縮影。
張云中是莫偉掛聯的貧困戶之一。在此之前,張云中對扶貧工作不滿意、不支持,總是在發牢騷,是駐村工作隊員、村干部眼中的“釘子戶”。在“打平伙”過程中,莫偉打開了他多年的心結,他認可了莫偉這個“親戚”。從“釘子戶”變成了貧困戶中的先進模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