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各地地方政府為了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步伐,都在把握農業綠色發展新理念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要求,認真謀劃繁榮和振興鄉村之策,積極倡導和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涉農部門則紛紛加大示范引導力度,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幫助和指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擴大種植規模,提高農業效益。
然而,我們在鄉村調查時卻發現,不少農民對政府及涉農部門替他們“做主”、要求他們按意圖“調整”結構的做法,并不領情,甚至還抱有抵觸情緒。究其主要原因,不僅僅是農民對農業結構調整缺乏認識,還在于個別地方由于不切實際的調整,導致農民得不償失,越調越困難,因此一些農民不愿調整,甚至害怕調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農說,他有40多年種植大麥、小麥、油菜等傳統農作物的經驗,也知道改良品種、調優種植結構可以迅速提高收益,但農技部門在調整結構,推廣新技術和新品種的過程中,都是簡單的“拿來主義”,他不愿也不敢冒這個風險。他舉例道:前幾年,他和許多農民一樣也引進種植了當地政府推廣的新品種紅辣椒,孰料由于產量大增,市場迅速飽和,價格一路走低,*后只得以低于成本價拋售,受損非常嚴重。而像這位老農的遭遇,近年來各地也是屢有發生,讓人痛惜之余,也應引起深入思考。
農業與其它產業不同,農作物不僅有很強的地域性,而且受市場波動的因素影響較大。在地域性方面,同一物種在不同的地域,可能表現出很大差異。*近幾年,由于糧食等傳統農作物效益偏低,不少地方在結構調整中,明顯存在忽視糧食等傳統作物生產的傾向,有的地方干脆將農民主糧田調整出來,改種效益尚不十分明確的其它經濟作物。在方法上喜歡“走捷徑”,直接“拿來”,照搬照抄,盲目“跟風”種植或養殖,結果不僅造成產業趨同,產品沒有特色,而且常常讓來自異鄉的“高效作物”不服當地“水土”,減收或者無收,久而久之,農民自然不愿調整。還有些地方則劃定一定區域,不論局部地塊土質是否適宜,農戶投入與管理水平能否跟上,都要求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栽培管理,將農田變成“博覽農業”、“首長工程”,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賠本賺吆喝,群眾對此頗有微詞。在市場因素方面,任何農產品,都會存在市場周期性的價格波動。但有的地方在結構調整前不注重市場的調查研究,在不辨市場“風向”的情況下,隨波逐流,盲目地“跟市場”,而且見異思遷,一味地求新求異,什么新奇就發展什么,今年毀“東”種“西”,明年又毀“西”種“東”,頻繁地進行調整,其結果就似俏過的紅辣椒,“沉舟側畔千帆過”,一旦市場飽和,就產品滯銷,價格大跌,*終只能是賠本興嘆。
我們以為,調整農業結構,重在“知己”和“知彼”、“可能”和“可行”。各級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摒棄“拿來主義”,從本地實際出發,在對自然條件、栽培水平、種植經驗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找準本地潛在優勢,做到揚長避短,因地種植。同時,要以市場為導向,準確地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及時引導和指導農民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其種植結構,并盡可能地創辦各種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形成后續的產業加工生產鏈條,進而讓調整后的農產品在市場中站穩一席之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