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大、河南省第二大糧食作物,玉米因其集飼料、工業原料、能源、油料和食用的“五位一體”功能,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農業發展,科技當先,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離不開農技推廣服務的創新。從實驗室到田間,從農田到車間、市場,一粒玉米,如何用科技“鍍金”,玉米產業又如何轉型升級?
河南省玉米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推進會在鄭州舉行,來自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科技廳等單位相關部門負責人,河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專家以及對接的產業集群和區域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代表等90余人,圍繞“凝聚全產業鏈合力、助推產業穩步發展”主題,進行深度對接。
協同創新,為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是河南省農業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作為依托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首批建設的4個產業技術體系之一,得益于河南省財政和科技部門的支持指導,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建立10年來,在玉米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開展研究推廣,在社會服務、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等均取得了突出成就,對促進河南省乃至全國玉米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河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河南農大教授李玉玲介紹說,目前,河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除首席專家團隊外,還有遺傳育種、栽培、植保、土肥、農機、加工6個崗位專家團隊和4個綜合試驗站,整合了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農大、河南工大、省農科院、多家地市農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團隊,涵蓋玉米全產業鏈。河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的職能就是“圍繞全省玉米產業發展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研究、集成、示范和推廣,為政府部門決策指導提供咨詢建議,為社會提供信息服務,對用戶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為產業發展提供全面系統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撐”。
面對需求深度融合,為農業經營主體插上科技之翼。
會上,來自河南省種子、農機、植保、肥料、加工、電商等6類26家相關企業負責人和省玉米體系對接的優勢產業集群、農技推廣區域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負責人等分別介紹了各自領域的發展情況和產業需求。
產業有需求,科技創新有目標,面對從育種到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的需求,如何*發力,*限度發揮農業科技和農業專家的作用?李玉玲說,針對玉米產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總的來說就是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這就要求產業技術體系立足玉米全產業鏈發展,選育和利用不同類型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種,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研發節本增效、簡化、綠色生產集成技術體系,生產質優價廉的商品玉米,同時強化加工利用,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據了解,按照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興農“1355”工作機制要求,首席專家團隊至少對接1個產業集群、崗位專家團隊至少對接3個農技推廣區域站、1個綜合試驗站團隊至少對接5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個農技推廣區域站至少對接5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355’工作機制,就是要求體系發揮覆蓋全產業鏈的協同作用,為玉米產業的各個環節、各類主體提供*服務。”李玉玲說。
凝心聚力面向未來,助推全省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河南省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的依托單位,河南省農業大學在玉米相關研究方面積累了較強的研發優勢,在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領域均取得了重要進展。河南省農業大學副校長康相濤表示,學校將繼續以高度的責任心,將玉米產業體系作為科技工作的重要部分,從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給予充分支持,確保體系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副處長余斌介紹說,作為河南省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產業技術體系以產業鏈協同攻關模式形成創新合力,串起了農業產業科研“一條線”,以長期穩定的經費支持營造安心環境,凝結了科研人員“一條心”,以跨部門、跨區域、跨學科創新機制集聚資源,推動實現了農業科技創新推廣服務“一盤棋”。
談及未來產業發展,李玉玲說,下一步,將集聚體系和河南省優勢資源,圍繞機收籽粒、全株青貯、糧飼兼用、鮮食甜糯玉米4類核心產業鏈,合力構建覆蓋玉米全產業鏈的“政、產、學、研、推、用”六位一體的協同創新聯盟,打造樣板,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助推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