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清遠連州構建長效扶貧造血機制(圖)
清遠連州構建長效扶貧造血機制(圖)
農業網   時間:2019/4/15 16:31:00  來源:清遠日報  閱讀數:357

扶貧

  “從零散走向系統,從無序走向規范,從自發走向政府規劃統籌。”這是廣東省清遠市連州市豐陽鎮近年來的鄉村旅游發展路徑。

  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在清遠調研的講話精神,進一步堅定了豐陽鎮構建“旅游+農業”模式,探索長效扶貧造血機制的信心和決心。

  連州市豐陽鎮黨委書記黃洲敏表示,下一步,豐陽鎮將相繼啟動以種植、觀光、采摘、農家樂、民宿等為主要特色的各類休閑農業項目,力爭使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局面,促進當地農戶增收。

  湖江村:將建占地達10畝的水果交易市場。

  4月10日,走進豐陽鎮湖江村,滿山花香撲鼻而來,成片的桔林一眼望不到邊,四處可見農戶忙碌的身影。

  湖江村有10余年砂糖桔種植經驗,是帶動全村經濟的不二產業。據湖江村黨支部書記胡偉輝介紹,湖江村周邊3萬畝森林環繞,耕地4000畝中有近3000畝是種植砂糖桔,全村2900人中500余戶都在種砂糖桔。

  近年,受黃龍病影響,發展一度受挫。胡偉輝說,“桔子樹*害怕就是得黃龍病,我們一發現有病枝就會砍下。”黃龍病,又稱黃梢病、黃枯病、青果病,是柑桔生產上毀滅性的災害。種植大戶吳汀江等村民都知道黃龍病的厲害,“這種病在柑桔上相當于癌癥,傳染性強,只能預防,無法治療,發現一根只能砍掉一根。”

  針對這一問題,去年村里組織一批技術人員及村民,前往惠州華農柑桔示范基地參觀,了解到“全隔離大棚實驗田”的種植模式。湖江駐村*書記張濤表示,該模式可以從源頭隔斷黃龍病,因此今年計劃在桔林里選一片重災區進行試驗。

  目前,湖江村已成立“黃龍病”病害防治小組,經常邀請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為種植農戶進行技術培訓,達到科學種植、統防統治的效果,將黃龍病發病率控制在10%以下,讓砂糖桔有質有量的生產,提高農戶收益。

  “我們去年砂糖桔的年產值為2000萬余元,其實去年因天氣原因,市場價格相對低,不然收益更為可觀。”胡偉輝介紹,砂糖桔果肉細膩無渣、脆爽味濃、清甜解渴,*重要的一點是其皮質較有韌性,耐運輸。每年豐產的砂糖桔除了供應珠三角,還遠銷安徽、遼寧、河北等省份,*遠的可銷往馬來西亞、朝鮮、俄羅斯等國。

  對于今后的規劃,胡偉輝表示,將貫徹落實省委書記李希的講話精神,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富民興村特色產業,在村里建立占地達10畝的水果交易市場,并配備分揀打蠟設備,力爭每日挑選鮮果達20萬斤,逐步完善砂糖桔產業鏈,帶領農戶增收致富。

  畔水村:探索“七連模式”,打造80間高端民宿客房。

  在豐陽鎮朱崗村委會畔水村,不得不提“畔水庭院·大夫第”民宿。作為畔水村*“古村保護性開發生態旅游+扶貧產業”幫扶項目,從今年1月29日正式投入運營以來,生意逐漸好起來。

  “如今,畔水村處處成景,步步如詩,半年來迎來游客2萬余人,成為豐陽旅游必到的打卡圣地。”大夫第總經理趙聰慧說,他們將結合實際情況,提升當地民宿開發、經營管理、服務體驗,吸引“雙返雙創”,在幫扶貧困戶就業的同時,帶動村民就業創業,助推鄉村振興。

  目前,畔水村*書記韓德學也正精心謀劃“畔水村兩日游”精品旅游線路,探索實行連著產業扶貧一起推、連著紅色教育一起學、連著就業創業一起幫、連著地下河景一塊賣、連著古村開發一并說、連著豐陽古鎮一塊玩、連著粵北土特一起嘗的“七連模式”。

  “李希書記的到來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黃洲敏說,畔水村下一步還將打造花海景觀,建設配套生態農莊以及現代大棚農業觀光園,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備,同時開啟實施二期“民宿+農家小院”項目,預計可打造80間高端民宿客房,全方位拓展游客承載能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