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吳忠鹽池縣堅持質量興農的道路,整合捆綁各級財政、各類項目、金融貸款等扶貧資金12億元以上,按照“普惠+特惠”的原則,對全縣所有農戶實行縣級主導產業政策全覆蓋,全面落實“1+4+X”特色優勢產業鞏固提升政策,推動特色產業提檔升級。
一是做強灘羊產業。堅持把灘羊作為全縣特色農業頭號富民產業,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灘羊等特色產業大數據平臺建設,全面推廣灘羊追溯體系和基因檢測技術,不斷強化灘羊產加銷全過程監管。培育扶持鑫海等龍頭企業18家,發展灘羊養殖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近500家,建設灘羊養殖棚圈3.3萬座,灘羊規模養殖基地326個,灘羊養殖主體呈現“企業+協會+規模養殖園區(場)+養殖戶”的結構組成,輻射帶動農戶1.98萬戶,規模化養殖比例60%。2018年全縣羊飼養量315.7萬只。
二是做大黃花產業。結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組建黃花產業聯合體,完成黃花產業園建設,出臺鹽池黃花產業質量標準,加大對黃花菜晾曬加工、新菜品研發、標準化種植管理技術示范等關鍵環節扶持力度。先后出臺了黃花種植、曬場建設、托盤購置、生產加工、市場開拓等方面扶貧政策,制定了全區*的《寧夏露地黃花菜生產技術規程》《黃花菜制干技術規程》等生產標準規范,并指導農戶實行全程綠色標準化種植,著力打造有機、富硒、高端特色農產品。提升優質農產品深加工能力,補齊冷鏈物流短板,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在全區率先成立了寧夏黃花菜研究院,培育扶持黃花菜新型經營主體33家,注冊黃花菜商標10個,累計種植黃花菜達到8.1萬畝,年產黃花鮮菜1.8萬噸,實現產值1.5億元。種植戶戶均純收入2萬余元,效益十分可觀。
三是做優小雜糧產業。加大對小雜糧規范化種植、社會化服務以及產品加工營銷等環節扶持力度,著力打造鹽池無公害、綠色小雜糧品牌。近年來,在南部綠色小雜糧產業帶,種植以蕎麥為主的綠色小雜糧40萬畝以上,培育扶持了對了、山野香、山逗子等小雜糧加工企業10余家,年加工生產各類雜糧達到1.2萬噸,遠銷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部分產品出口日本、韓國、香港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