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大雨將武漢市江夏區八秀村貧困戶黃美保家門前的桔子樹,沖洗得分外干凈,空氣中不時有幾縷梔子花香,襲過門前飄入小院中。
“您家戶主是丈夫王瑞香,1963年出生,‘因殘’致貧,家有耕地7.95畝,住宅120平方米。目前您和老伴每月藥費要花1200元左右,工作隊已和人社局對接,解決了藥費問題……”堂屋里,武漢市民政局駐舒安街片區扶貧長劉志耀,正帶著工作隊員和王瑞香的妻子黃美保交談。幾年駐村工作,雖然對黃美保家的情況已經非常了解,劉志耀仍然不忽略任何細節,嚴格記錄著黃美保家享受“兩不愁三保障”政策的*新情況和需求。
劉志耀說:“黃美保家享受‘兩不愁三保障’政策的*新情況和需求,按照工作要求,我們必須要有嚴格記錄。”
據了解,集中力量解決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是目前脫貧攻堅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
今年五月份,武漢市全面打響“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扶貧政策落實大行動。根據武漢的實際情況,此次大行動的調研重點,主要是圍繞“3+1”,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政策執行情況,展開全面普查。
目前,駐村工作隊員正深入271個貧困村走訪調研,對武漢市脫貧質量進行全面普查,確保武漢“兩不愁三保障”*扶貧政策執行到位。
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像對黃美保家這種貧困家庭的日常走訪,也是武漢市“脫貧不留死角,不落一人”的工作要求。武漢市271個建檔立卡重點貧困村里,每戶貧困戶都有結對幫扶的扶貧干部,這些駐守在村里的黨員干部,不僅要幫著村里脫貧,更要時刻關注貧困戶的生活狀況,了解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
經過武漢市扶貧干部的深入調研和走訪,武漢現已出臺不少*扶貧的新政策,比如,目前在義務教育階段,武漢市為貧困學子提供了免學費、免教科書費、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等“兩免一補”政策扶持,小學每生每年補助生活費1000元,初中生為1250元;貧困戶在各區范圍內住院治療,住院醫療費用個人實際報銷比例達到90%左右,大病、特殊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個人實際報銷比例達到80%左右,年度個人實際負擔醫療費用控制在3500元以內;在各區范圍內定點醫療機構全面推行“一站式、一票制”結算服務,慢病患者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簽盡簽;*實施雨露計劃培訓2385人次,幫扶2256名有就業意愿和就業能力的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
8萬余名貧困人口脫貧銷號
幫貧困村貧困戶打造產業的春天
扶貧不僅僅只是給錢給物,更要讓貧困村和貧困戶掌握致富技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武漢市貧困村為271個,主要分布在黃陂、新洲、江夏、蔡甸4個新城區26個革命老區街(鄉、鎮)。
黃陂趙畈村貧困戶王友文,因病致貧,家中生活極度貧困。在江漢區民族街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村里建起了油茶基地,王友文和村民們在專家的指導下,學習種植油茶的技能,王友文的妻子陳香,利用農閑時間,也在基地打工,一個多月就有近1000元的收入。
村里過去一片片荒山,如今種滿了一棵棵油茶樹,既扮靚了山頭,又變成了“希望的田野”。
武漢市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截至2018年底,已實現86115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銷號,271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結束了武漢市農村存在*貧困人口的歷史。
扶貧,除了扶智,更要扶志,這是武漢近幾年一直展開的扶貧新舉措。
扶智,幾年來,武漢市教育扶貧累計幫扶貧困學子5萬多人次,資助資金近5000萬元,通過支教、培訓等形式,有效提高了貧困地區辦學水平。常青花園老年大學副校長張明亮,被黃陂水口寺村貧困家庭的孩子們親昵地稱呼為“知心爺爺”。為阻斷村民貧困代際傳遞,他將水口寺村貧困家庭學生的情況一一登記在冊,聯系轄區資源,對接常青花園青少年空間的“公益助學”品牌項目,將水口寺村全部貧困戶學生納入援助對象,組織常青花園愛心企業和愛心居民與貧困學生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幫助他們實現讀書圓夢的理想。
扶志,武漢市推出了扶貧小額貸政策,有力增強了貧困戶自我發展動力。截至目前,扶貧小額貸已幫助1600多位貧困戶,走上產業致富路,總金額1.25億元貸款中,沒有出現一筆逾期的情況。
46歲的陳永,是黃陂區木蘭鄉七里沖村黃土店的一位建檔立卡貧困戶,患結核性腦膜炎,經常頭昏、嘔吐,不能干重活,他的妻子留在家中照顧丈夫和兩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還有一雙兒女正在上學讀書,全家僅靠著幾畝薄田維持生計。七里沖村*扶貧開展以來,江岸區水務局、司法局、臺北街道派出駐村隊員與七里沖村村干部組成幫扶團隊,專門為其制定脫貧計劃和具體幫扶措施,2016年幫助陳永獲得了當地農行5萬元貸款,成為了黃陂區*因發展養牛產業而獲批小額信貸的貧困戶。
駐村工作隊員還請專家教陳永養牛技術,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陳永2017年就還清了貸款,到2018年9月,陳永不斷擴大的牛棚里已經有公牛、母牛、牛仔近40頭,收益超十萬元。陳永養殖脫貧贏得了村民們的稱贊,更起到了良好的養殖脫貧示范作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