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是農業區,被稱為齊齊哈爾市的“菜籃子”和“后花園”。如何讓“菜籃子”更加豐盈,讓貧困人群依托產業項目實現增收,梅里斯區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新舉措。
齊齊哈爾市梅里斯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區內的葡萄酒廠附近建立了1500畝的葡萄種植基地。今年秋天,這里的葡萄酒生產線將加工本地產的葡萄。在葡萄種植基地,葡萄酒生態農業負責人楊東升說,這里常年用工37人,這個項目因為有了500萬元的扶貧資金扶持,改變了過去用秸稈鋪蓋葡萄果樹的種植方式,蓋起了大棚。葡萄酒廠也吸納扶貧資金500萬元,這兩個項目各拿出一部分收益帶動貧困戶增收。梅里斯達斡爾族區扶貧辦主任董廣君介紹,2018年,葡萄種植基地和葡萄酒廠共帶動了梅里斯區3238戶貧困戶戶均增收700元。
這種“前店后廠”模式在梅里斯這個產業園區還能找到案例。在齊齊哈爾一家蔬菜加工企業的施工現場,這里正在進行蔬菜冷藏及加工項目,工人們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企業總經理劉寒花親自“督戰”,在簡易的板房里看項目進展情況。她說,以前公司在齊齊哈爾市里也建廠了,這次在梅里斯區建廠,相當于在種植基地建廠,縮短了運輸半徑。眼下正在抓緊施工,爭取8月末進行蔬菜加工。劉寒花說,這個項目申請到了2000萬元扶貧資金的扶持,項目進展十分順利。在項目建成后,將為帶動貧困人群增收出力。據悉,這個項目產能30萬噸,可以輻射周邊10萬畝種植基地。“通過加工,果蔬賣相好,才能賣上好價錢,提高附加值。”產業園區內,一個蔬菜包裝箱項目也在進行中。劉寒花說,園區內的產業項目相輔相成,“菜籃子”工程越來越豐盈了。
董廣君介紹,梅里斯區在實施各類村級項目的同時,集中現有財力建設區級項目,以投資建設生產設施、購置生產設備等方式,收取項目資產收益,統籌帶動全區貧困人口。2018年區級產業扶貧項目收益322萬元,發放產業分紅3238戶、公益崗位669人次、務工獎補728人次、贍養獎勵1055戶、重點戶生活補助239戶。
目前,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正在加快齊齊哈爾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區建設,通過招商建設蔬菜精深加工企業,帶動綠色蔬菜種植基地發展。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布局大產業發展格局,帶動全區農戶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增收致富。據悉,僅葡萄酒項目就帶動180戶農戶2500畝土地,其中貧困戶36戶760畝土地,每畝平均流轉價格500元。企業提供固定、臨時就業崗位300個,招錄流轉農戶110戶,其中貧困戶36戶,年均增收7000元左右。長期崗位工資年收入3萬元左右,臨時崗位人均收入每天100元至150元,平均每人增收3000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