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例淡水大黃魚在無錫市江陰申港三鮮養殖基地繁育成功。“兩年后可量產,屆時市民可吃上口感、肉質和海黃魚相媲美的淡水大黃魚,繁育基地預計可增加年產值500萬元以上。”基地負責人鄭金良說。
在繁育基地實驗場進門處,兩個裝滿清水、設有增氧導管的玻璃試驗箱內,分別裝著30多厘米長、肚子扁圓的淡水大黃魚和五六厘米長的黃魚苗。一聽到響動,大黃魚就閃電般往旁邊游去。“全球大黃魚絕大多數生長于海水環境里,淡水大黃魚極為稀少。3年前,基地經過數十次試驗,給能產黑珍珠的紫黑玉蚌找到了其生長時期的寄生體——淡水大黃魚,并通過國際交流合作模式從美國引進了300多條野生淡水大黃魚苗。”負責基地苗種繁育研發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介紹。
為讓魚苗順利長大,并成功產下“寶寶”,研發人員花了3年多時間,做了上百次試驗。在養魚“車間”,8個淡水大黃魚池裝有增氧泵、水下攝影儀、水上顯微鏡等設備,分別住著不同“年齡”的親本魚和家化魚苗。“我們研發團隊六七名成員和鄭金良及其基地工作人員經常在這里一呆就是半天,像對待自己的寶寶一樣仔細觀察它們吃得怎么樣、在水里狀態好不好,并結合解剖調取相關參數,不斷改進投喂飼料和方式、調節水體含氧量和水溫等,以提高大黃魚生長質量。”徐跑說。
4月,研發人員給長到兩三斤的大黃魚打生物針劑、人工催產。5月1日、2日,是首批人工繁育魚苗從卵膜中出來的時間,徐跑、鄭金良呆在悶熱、蚊子嗡嗡叫的“車間”里觀察,不眠不休。3日凌晨,一名研發人員離開顯微鏡,高喊“小魚出來了”,徐跑和鄭金良三步并做兩步跑去查看,隨后這兩名加起來120多歲的老人舉起都是蚊子包的手擊掌、大笑:“成了,終于成了!”要知道,他們僅用了3年就完成了淡水大黃魚繁育關鍵技術的研發,美歐科研人員用了10年尚未成功。
繁育的成功,為進一步實現我國淡水大黃魚苗種規模化繁育和養殖產業化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鄭金良說,野生大黃魚價格不菲,五六斤一條要賣到上萬元,基地繁育的淡水大黃魚要走平民化路線,讓更多養魚基地能養得起、養得好。再過2年,基地家養大黃魚各項性能將趨于穩定,苗種將能量產,預計屆時可增加年產值500萬元以上,再加以推廣,有望像羅非魚一樣形成年產百億元的產業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