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市農科院與武漢霄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科技合作協議,對江夏區幾近消失的地方名品“大紅袍”桃品種進行搶救性恢復,力爭讓其重新煥發生機。“大紅袍”桃原產于江夏區大橋街紅旗村,因成熟時果面帶暗紅色花紋,果肉紅色,肉脆多汁而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由于城市變遷,種植結構調整,“大紅袍”桃種植面積逐漸萎縮。目前,江夏區正借助武漢農科院的科技力量,積極搶救“大紅袍”。
武漢市農科院林果研究所所長劉義滿說:“我們將充分利用遺存資源,通過嫁接方式進行擴繁,對現有的單株,采用單獨選育的方法進行提純、復壯,選擇優良的母株,恢復、升級其優良品質。”
在霄垚農業科技園內,一株株“大紅袍”桃樹苗長勢喜人。公司董事長龐在虎說,這些桃樹共100余畝,于去年種植,明年掛果批量上市。“雙方開展合作后,將提升桃園種植水平和管理水平,除線下銷售渠道和觀光采摘外,還將建設電商平臺,大力推廣‘大紅袍’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