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是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多年來,我國漁業立足農業農村發展大局,堅持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產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變革和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漁業現代化道路,為世界漁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2018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458萬噸,同比持平,其中養殖產量4991萬噸,占世界水產養殖總產量的60%以上;捕撈產量1467萬噸,同比下降4.7%。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3000多萬畝,二三產業比重持續加大,休閑漁業發展勢頭良好,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國漁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885元,同比增長7.8%,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進入新時代,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漁業全面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一、牢固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始終堅持把保障優質安全水產品供給作為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三農向好,全局主動,解決好十幾億人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十九大報告強調,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漁業是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基礎性特征。總書記說,“現在講糧食安全,實際上是食物安全。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樣化了,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今年3月,在參加全國人大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又指出,“確保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總書記的論述準確把握了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消費升級的實際,突出強調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食物需求,突出強調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突出強調多種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堅持把生態優先、生產生態協調作為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習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優勢和寶貴財富,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同時強調必須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漁業水域生態文明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總書記的論述為我們在新時期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綠色發展是發展觀領域的重大革命,是生產生態和諧共生、共同發展的時代號角,也為漁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兩山”理論,保護綠水青山,還漁業美麗本色,再塑“日暮紫鱗躍,圓波處處生”的景象,為人民提供更多清新美麗的漁業生態環境產品,使漁業成為美麗中國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決打好漁業高質量發展攻堅戰。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全國漁業漁政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做好三個“深入推進”,堅決打好漁業高質量發展攻堅戰。
深入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在整治、規范、引領、提升上下功夫。一是抓整治,落實意見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任務,部署開展清理取締非法養殖行動;二是抓規范,推進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和發布全覆蓋,依法依規開展水域灘涂養殖登記發證;三是抓引領,高標準建設水產健康養殖場,發展稻漁綜合種養,以大水面生態漁業為重點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四是抓提升,加快推廣深水抗風浪養殖網箱和深遠海大型智能養殖裝備,提高養殖設施和裝備現代化水平。積極推進漁業產業扶貧,完善推廣鹽堿水、冷水魚、集裝箱養殖等產業扶貧新模式。
深入推進漁業資源養護修復。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改革任務,在休漁、修復、改革、執法上下功夫。一是全域休漁,組織實施好內陸七大重點流域禁漁和海洋伏季休漁,進一步擴大限額捕撈試點;二是強化修復,標準化高質量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開展水產苗種增殖放流,組織實施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行動計劃;三是深化改革,加快推進《漁業法》修訂,開展漁船漁港綜合管理改革,強化漁業安全生產監管。繼續推進海洋捕撈漁民減船轉產,完成海洋捕撈漁船和產量壓減任務;四是舉旗亮劍,深入開展“中國漁政亮劍2019”系列執法行動,重點持續打擊“三無”船、清理“絕戶網”、圍剿“電毒炸”。
深入推進漁業走出去。按照負責任漁業強國要求,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海洋強國戰略,在鞏固、加強、促進上下功夫。一是鞏固遠洋,嚴控遠洋漁船規模,加大查處違規作業行為。加快推進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和海外漁業綜合基地建設,穩妥有序推進南極磷蝦開發;二是加強合作,繼續做好周邊協定水域作業漁船管理,持續推進周邊漁業合作,做好雙邊對話合作,積極參加國際漁業治理規則制定;三是促進貿易,妥善應對對美水產品貿易,促進水產品出口。積極參與WTO漁業補貼談判,爭取漁業補貼有關政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