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市綠生蔬菜專�(yè)合作社坐落在藁城�*的蔬菜基地賈市莊�(zhèn)落生�,北鄰衡井公�1公里,東鄰定魏公�3公里,交通便�。合作社注冊資金20萬元,現(xiàn)實有股金50萬元,注冊社�118戶�
藁城市綠生蔬菜專�(yè)合作社是由原藁城市綠色農(nóng)�(chǎn)品開�(fā)�(xié)會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綠色農(nóng)�(chǎn)品開�(fā)�(xié)會于2003年月10日在藁城市民政局注冊,經(jīng)過幾年的運作,共�(fā)展會�300�,推廣新技�(shù)20多項,輻射帶動蔬菜面�3000多畝,先后與山東壽光的幾大蔬菜銷售公司建立聯(lián)��2004�2005�,協(xié)會在藁城市以外還進一步帶動了相鄰的趙縣農(nóng)民開展特色化蔬菜種植,前后推廣的硬果西紅柿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規(guī)模擴大固然是好事,但如何銷售卻成了大問題�2006年春,硬果西紅柿只賣到每�5分錢,協(xié)會將收購的西紅柿遠運到廣州進行銷售,但就運費包裝而言,每車就賠了1萬多�。雖然如�,為了減少農(nóng)戶的損失,協(xié)會還是以每斤1角錢開始收購,雖然想盡辦法賣掉了一部分,但絕大多數(shù)西紅柿只能任憑腐�。這件事給�(xié)會的教訓(xùn)很大,由此協(xié)會下決心籌備自己的銷售隊�,但�(xié)會只是個社會團�,沒有經(jīng)�、盈利的職能,所幸的是國家在2007�7�1日頒布施行了《農(nóng)民專�(yè)合作社法》,�(xié)會抓住了契機,在2007�7�15日召開設(shè)立大�,并�7�20日在工商局注冊成立了綠生蔬菜專�(yè)合作�,注冊資金為4萬元。兩個月后,合作社在9�15日再次召開社員大�,將社員增擴�118�,出資總額擴增為20萬元,并修改了合作社章程的相�(yīng)條款。幾�(jīng)擴大,合作社�(xiàn)社員460�,其中出資社�200人,出資總額擴增�55.9萬元。合作社�(xiàn)有技�(shù)人員8�,專職營銷人�5�,年銷售社員黃瓜200多萬�,西紅柿100多萬斤,其他類蔬�50多萬�,統(tǒng)購統(tǒng)銷蔬菜占社員蔬菜生產(chǎn)總量�80%以上�
合作社自一成立,就組成�5人專職銷售隊。合作社每年都向長治銷售200多萬斤黃瓜,年銷售收入達�100多萬�,占到合作社總銷售量�95%。近幾年來,合作社還先后流轉(zhuǎn)土地200畝,引進并推廣新技�(shù)20余項,輻射帶動了藁城和趙縣的7個村�1萬多畝蔬菜種植基�。合作社�(xiàn)有固定辦公場所200多平方米,電�、電�、音�、圖�、辦公設(shè)施齊全,服務(wù)性固定資�(chǎn)�40萬元。合作社還先后創(chuàng)辦了�(nóng)資門�、綠生生�(tài)�(nóng)�(yè)示范基地,大棚葡萄示范園及育苗基地等。合作社每年向社員統(tǒng)一提供合作購買的生�(chǎn)資料,合作購買的�(nóng)資占社員總投入的60%以上。良好的運作機制,規(guī)范的管理措施,科�(xué)的種植模�,大大提高了社員們的收入水平。幾年下�,合作社社員每畝平均增收3500多元,比一般農(nóng)戶年均增收高�30%以上�
合作社所獲榮譽:
2007�,被藁城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社會團體先進單位;
2008�11月,被省�(nóng)�(yè)廳命名為省級示范社;
2009�6月,合作社主營的黃瓜被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
2009�12�,合作社注冊成功“德樺”牌商��
2010�9�,社長李存良榮獲國家五部�“*信息�”稱號�
2010�,合作社的種植基地被石家莊市科協(xié)命名為農(nóng)村科普示范基地;
2010�12月,社長李存良榮獲農(nóng)�(yè)�“全國�(nóng)牧漁�(yè)豐收�”�
藁城市綠生蔬菜專�(yè)合作社坐落在藁城�*的蔬菜基地賈市莊�(zhèn)落生村,北鄰衡井公路1公里,東鄰定魏公�3公里,交通便利。合作社注冊資金20萬元,現(xiàn)實有股金50萬元,注冊社�118��
藁城市綠生蔬菜專�(yè)合作社是由原藁城市綠色農(nóng)�(chǎn)品開�(fā)�(xié)會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綠色農(nóng)�(chǎn)品開�(fā)�(xié)會于2003年月10日在藁城市民政局注冊,經(jīng)過幾年的運作,共�(fā)展會�300�,推廣新技�(shù)20多項,輻射帶動蔬菜面�3000多畝,先后與山東壽光的幾大蔬菜銷售公司建立聯(lián)��2004�2005年,�(xié)會在藁城市以外還進一步帶動了相鄰的趙縣農(nóng)民開展特色化蔬菜種植,前后推廣的硬果西紅柿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規(guī)模擴大固然是好事,但如何銷售卻成了大問題�2006年春,硬果西紅柿只賣到每�5分錢,協(xié)會將收購的西紅柿遠運到廣州進行銷售,但就運費包裝而言,每車就賠了1萬多�。雖然如�,為了減少農(nóng)戶的損失,協(xié)會還是以每斤1角錢開始收購,雖然想盡辦法賣掉了一部分,但絕大多數(shù)西紅柿只能任憑腐�。這件事給�(xié)會的教訓(xùn)很大,由此協(xié)會下決心籌備自己的銷售隊伍,但協(xié)會只是個社會團�,沒有經(jīng)營、盈利的職能,所幸的是國家在2007�7�1日頒布施行了《農(nóng)民專�(yè)合作社法》,�(xié)會抓住了契機,在2007�7�15日召開設(shè)立大會,并于7�20日在工商局注冊成立了綠生蔬菜專�(yè)合作�,注冊資金為4萬元。兩個月�,合作社�9�15日再次召開社員大會,將社員增擴為118�,出資總額擴增為20萬元,并修改了合作社章程的相�(yīng)條款。幾�(jīng)擴大,合作社�(xiàn)社員460戶,其中出資社員200�,出資總額擴增為55.9萬元。合作社�(xiàn)有技�(shù)人員8�,專職營銷人�5人,年銷售社員黃�200多萬斤,西紅�100多萬�,其他類蔬菜50多萬�,統(tǒng)購統(tǒng)銷蔬菜占社員蔬菜生產(chǎn)總量�80%以上�
合作社自一成立,就組成�5人專職銷售隊。合作社每年都向長治銷售200多萬斤黃�,年銷售收入達到100多萬�,占到合作社總銷售量�95%。近幾年來,合作社還先后流轉(zhuǎn)土地200畝,引進并推廣新技�(shù)20余項,輻射帶動了藁城和趙縣的7個村�1萬多畝蔬菜種植基�。合作社�(xiàn)有固定辦公場所200多平方米,電�、電�、音�、圖書、辦公設(shè)施齊�,服�(wù)性固定資�(chǎn)�40萬元。合作社還先后創(chuàng)辦了�(nóng)資門�、綠生生�(tài)�(nóng)�(yè)示范基地,大棚葡萄示范園及育苗基地等。合作社每年向社員統(tǒng)一提供合作購買的生�(chǎn)資料,合作購買的�(nóng)資占社員總投入的60%以上。良好的運作機制,規(guī)范的管理措施,科�(xué)的種植模式,大大提高了社員們的收入水平。幾年下�,合作社社員每畝平均增收3500多元,比一般農(nóng)戶年均增收高�30%以上�
合作社所獲榮譽:
2007年,被藁城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社會團體先進單��
2008�11月,被省�(nóng)�(yè)廳命名為省級示范社;
2009�6�,合作社主營的黃瓜被中國綠色食品�(fā)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
2009�12�,合作社注冊成功“德樺”牌商��
2010�9�,社長李存良榮獲國家五部�“*信息�”稱號�
2010�,合作社的種植基地被石家莊市科協(xié)命名為農(nóng)村科普示范基地;
2010�12�,社長李存良榮獲�(nóng)�(yè)�“全國�(nóng)牧漁�(yè)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