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米,并不是谷類。之所以稱之為“米”,是因為其形狀象米粒一樣,采集干燥后顆粒圓形,煮熟后大小比米粒大。附生于稻田、淺水池沼、湖、溪的砂石間或陰濕的泥土上,球形膠質狀,外形象木耳,因此稱之“水木耳”或“田木耳”;沒有根、莖、葉,漂浮在水中,故又名“天仙米”或“天仙菜”;由許多細胞連成念珠狀群體,顏色藍綠色,顆粒圓潤,玲瓏剔透,可與珍珠媲美,若人蔬烹制成菜肴。味極鮮宴席上的珍饈,故被美稱為“珍珠菜”。清史記載為貢品、御膳,末代皇帝溥儀的著作《我的前半生》中有道菜就叫“鴨丁熘葛仙米”。
葛仙米名字的來源有兩則民間傳說,都與東晉時的學者、醫學家、道教理論家、煉丹家葛洪(人稱“葛仙公”)有關,一種說法是葛洪隱居“南土”,缺糧時曾采集此藻類為食物,后來物托人名,遂以“葛仙米”著稱。另一種說法是葛洪發現該藻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藥用價值,就入朝獻給皇上,當時正好太子體弱多病,食用后,身體康復,皇上感激葛洪進獻靈丹,于是賜其名為“葛仙米”,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