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孕育萬物,也事關每個人的舌尖安全。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土壤環境問題逐漸顯現。鄭州該如何啃下這塊“硬骨頭”,打贏環境保護攻堅戰呢?
在鄭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技術人員楊玉慶正在對土壤樣本進行檢測,并根據檢測情況提供針對性的施肥技術指導。他告訴記者,合理使用化肥農藥是防治土壤污染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市化肥使用量遠超國際平均水平,超標會影響土壤肥力,影響作物生長,揮發以后對大氣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流入到地下水和地表徑流后會產生營養富集,其實也是一種污染。”
雖然土壤污染難以用肉眼分辨,但是它的危害不容忽視,更與每個市民的舌尖安全息息相關。“耕地跟大家*也分不開,民以食為天,大家吃的土里面來的,還是得愛護。”“健康的土地,才會有健康的糧食,才能夠滿足咱們正常的生活需要,一旦有污染,對我們的安全也是一種危害。”
與大氣污染、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更具隱蔽性,治理難度大、修復代價大。近幾年,鄭州已經啟動了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在全市布設監測點位2550個,通過樣品采集、制備、分析測試等手段,基本摸清了全市土壤質量底數、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情況。鄭州市農村能源環境保護辦公室主任王秋紅:“不同的污染物是有不同的治理方法。必須對土地的污染狀況做一個詳細的、全面的了解。污染物是什么,污染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然后才能針對性的做一些治理和修復工作。”
為了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人居環境和飲用水水質安全,2017年底出臺的《鄭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鄭州要用兩年的時間達到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接下來,鄭州市將按照“時間表”和“路線圖”,多措并舉,鐵腕治污。王秋紅:“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把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減下來,針對畜情污染處理問題、地膜回收問題和秸稈焚燒問題采取有關措施。開展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將耕地環境質量劃分為優先保護、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三個類別,逐步建立分類管理清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