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米長的兩車道旅游大道猶如一條鋪設在美麗鄉村的生態綠帶,沿途可摘鮮果、可賞鮮花、可觀田園、可嘗鄉味、可品鄉情……這條歷經多次調研,獲得村民支持,歷時一年左右時間精心打造的大茅村至中廖村“旅游大道”,與中廖村主干道形成閉環,緩解了中廖村交通承載力不足問題,解決了周邊多個村的村民出行難題,還串起中廖村至大茅村的美麗鄉村游,是三亞市吉陽區推進全域旅游、打造農旅融合的新路徑。
瀝青鋪就的道路,路面寬6米,路基寬8米,道路等級為4級公路。從高處俯瞰,這條道路宛若一條腰帶蜿蜒在青山綠水間。驅車一路向前,一路風景一路歌。途經多個自然村落,椰林蔥翠,田園芬芳,小橋流水,芒果飄香,菠蘿蜜掛滿枝干,各種風景不停切換,好一派鄉村郊野風光。
中廖村打造美麗鄉村后,游客紛至沓來。然而,中廖村僅有一條主干道,交通承載力明顯不足。為此,三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吉陽區委書記陳躍數十次前往中廖村調研,經過*次選址,*后,吉陽區大茅里一村至中廖芭蕉村的“旅游大道”正式落地。
中廖村黨支部書記林澤良說,以前出入中廖村只有一條雙向兩車道的主干道,車輛擁擠、人車混行,降低旅游體驗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今,增加的這條旅游大道與中廖村主干道形成閉環,提升美麗鄉村顏值,緩解交通壓力,還惠及周邊多個村的村民出行。
大茅村委會里一村村民李響告訴記者,從前大茅村委會里一村、里二村等周邊多個村的村民出行,要么“抄近路”穿過荒地走鄉間泥巴路,要么只能走中廖村的主干道。吉陽大茅里一村至中廖芭蕉村“旅游大道”投入使用,圓了村民多年的心愿。
“得知要開建大茅村與中廖村旅游道路,涉及征地范圍的村民積極主動配合。”吉陽區住建局副局長張源告訴記者,此外,征地過程中涉及到的供水管道、國防電纜、聯通、電信等相關部門都群策群力,為這條“旅游大道”擼起袖子加油干。
科學規劃開發旅游線路,不斷完善旅游交通設施,提升旅游交通服務水平,依托這一美麗生態綠道,構建起一道市民游客到訪中廖村、大茅村的橋梁,延長游客腳步,為“大三亞旅游圈”路網“疏經通絡”。吉陽區委書記陳躍說,路通了,鄉村就活了,旅游就旺了……
未來,吉陽區將把中廖村、大茅村及其他美麗鄉村串聯在一起,以點連線、連線成片、多點開花,激活美麗鄉村的旅游資源,推動農業+旅游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致富增收,提升農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