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村中,村在景中。行走在海南省文昌整潔寬敞的村路上,放眼望去,和諧、整潔、美麗的新農村如畫卷般呈現在眼前。在龍樓鎮好圣村,總能遇見前來休閑度假的游客,他們或坐在餐廳里品嘗美食,或在生態園里采摘認種的航天瓜菜;在昌灑鎮白土村,村民在田間耕作,游客在村口咖啡廣場上品嘗著掃碼支付的美味咖啡;在潭牛鎮大廟村,樹茂林豐,鳥語花香,小橋流水……一個個具有活力又獨具魅力的美麗鄉村宜居宜業宜游,處處展現新的景象,鄉民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腰包也隨之鼓起來,幸福和歡樂蕩漾在鄉間。
因地制宜規劃,引領展現農村獨特風貌。
記者了解到,文昌市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盡*力氣展現村莊獨特風貌。根據各鎮現有的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依托村莊現狀條件,因地制宜編制村莊專項規劃,注重傳統文化傳承,維護鄉村原始風貌,突出地域傳統特色,做到規劃引領貫穿美麗鄉村建設始終。
文昌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設美麗鄉村不但要美其外表,更要挖掘內在優勢,以*小的投入產出較大的成果。為此,潭牛鎮大廟村、鋪前鎮東坡村等在建設中就地取材,利用砍掉的椰子樹、榕樹,現有的石頭、溪流等作為建設美麗鄉村的材料,扮靚村容村貌。
竹林婆娑,小徑蜿蜒,游魚潛底,鳥兒翔空,走在潭牛鎮大廟村,美麗的自然景觀令人心曠神怡,盡管用于建設鄉村的材料簡單,但無處不美,別有韻味。
為了保護和傳承瓊北民居獨具特色的鄉村風貌,文昌市還組織一批專家深入挖掘瓊北民居建筑風格,設計適合現代居住環境、具有瓊北民居風格、深受農民喜愛的農村住宅方案,以便村民在建房或改造房屋時能形成統一的風格風貌。
文昌市以改善農民生活、生產質量為重心,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去年文昌重點建設6個特色產業小鎮和37個美麗鄉村。整合水務、環保、農業、林業、鄉鎮、企業及村民自籌等各項資金共1.42億元投入美麗鄉村建設,開展環村路、村村通、路燈、垃圾收集、文化室、停車場、旅游公廁等基礎服務設施建設和村莊美化亮化。
如今,美麗鄉村道路寬敞整潔,文化基礎設施完善,文化氛圍濃厚,村容村貌靚麗,村民生活舒心,一派和諧美麗新景象。會文鎮入選全國特色小鎮,龍樓鎮紅海村被評為海南省五星級美麗鄉村,紅海村委會好圣航天科技小康村成為村民就業和生態宜居的典范;文城鎮堂福村、潭牛鎮潭牛村、文教鎮加美村、昌灑鎮東群村等10個村莊被評為省三星級美麗鄉村,公坡鎮水北村、馮坡鎮鳳尾村、東閣鎮鳳頭村等3個整村推進貧困村被評為省一星級美麗鄉村。
投入2.65億元建美麗鄉村,營造全民共建氛圍。
美麗鄉村建設離不開當地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文昌市動員村民投工投勞,做好房前屋后環境衛生整治和公共衛生管理。同時開展文明農戶、美麗家庭評選活動,激發村民建設美麗鄉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另外,文昌市積極調動各鎮外出人員和海外僑胞的參與熱情,通過集資、一事一議、帶頭捐建等方式打造文明家園。
“僑胞和企業回鄉投資建設,不僅解決了美麗鄉村建設資金難題,還能鼓舞群眾積極參與美麗鄉村建設。”馮坡鎮主要負責人說。重興鎮加昌村、會文鎮邊海村等村莊都是調動各方面資金和力量建設美麗鄉村的典范。文昌市還充分借助駐村“*書記”和定點幫扶責任單位的幫扶作用,強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2018年,文昌計劃申報建設56個美麗鄉村,總投資約2.65億元。今年4月舉行的招商會上,文昌重點突出19個美麗鄉村示范村124個招商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包括龍樓鎮的紅海村,文城鎮的南海村、城梅村,潭牛鎮的大廟村等,共涉及17個鎮。
建好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帶動農民就業致富。龍樓鎮好圣村憑借得天獨厚的航天元素,“航天游”吸引了八方來客;東路鎮葫蘆村的村民加入生態觀光農業專業合作社,當起了股東;文教鎮加美村撂荒的田地里建起了現代化蔬菜大棚,村民既有地租收入,又能在基地打工掙到工資;文城鎮城梅村憑借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鄉村游迎來了一批批游客……
目前文昌市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使得美麗之花開遍文昌大地。如今,走在文昌的美麗鄉村里,處處都是景,村村獨具魅力,有的村莊重視風貌整體整治,有的村莊則發展特色產業,實現民富村美。游客紛至沓來,村民臉上都洋溢著滿滿的幸福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