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端于貴州六盤水的“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簡稱農村“三變”改革),通過整合農村土地、山林、勞動力等資源,進行集中開發或投資入股經營主體,讓“死資源”變成“活資產”,有效撬動了農業農村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目前這項改革已陸續在甘肅、安徽、陜西、重慶等地啟動實施。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系統部署,描繪了“三農”事業新征程的宏偉藍圖。實現鄉村振興,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是為關鍵。近年來,發端于貴州六盤水的“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簡稱農村“三變”改革),通過整合農村土地、山林、勞動力等資源,進行集中開發或投資入股經營主體,讓“死資源”變成“活資產”,有效撬動了農業農村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目前這項改革已陸續在甘肅、安徽、陜西、重慶等地啟動實施。總結推廣農村“三變”改革經驗,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可以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
“三變”改革的核心要義是“股份合作”。股份合作的探索在我國農村早已有之,但以前多發生在城鎮化較快的地區,合作領域也多集中在農村土地和集體資產方面。而農村“三變”改革則是通過入股形式,將農村資源要素全面納入農業農村的發展軌道中來。無論是村集體的土地、林地、水域等資源,還是財政投入到農村的扶持發展資金,抑或是農民個人的資源、資產、資金、技術等,都可以入股到經營主體,參與農業建設,共享發展成果。在貴州,“三變”改革被形象地形容為“四個無”:無物不股,能產生價值的資源資產都能入股;無奇不股,民俗資源、村落資源、古樹資源等都能入股;無事不股,干事創業首先想到的是股份形式;無人不股,每個農民、貧困戶都可以成為股東。沿著股份合作的思路,實踐中推進“三變”改革,需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三變”改革必須堅持以產業以依托。“三變”改革,股份是核心,但絕非“一股就靈”,只有緊緊堅持以產業為依托,在打造特色、延伸鏈條、提高效益上下功夫,才有生命力。農民股份分紅,分的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帶來的增值收益,如果沒有產業發展,不能帶來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分紅只是一句空話。因此,“三變”改革必須首先堅持市場導向,立足資源狀況,選準產業方向,走規模化、集約化產業發展路子,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三變”改革必須培育壯大經營主體。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三變”改革的重要平臺和載體。“三變”改革,產業是依托,主體是平臺,各類資源要素要入股的對象就是經營主體,就是要通過經營主體,引領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經營主體實力越大,帶動作用越強,農民的利益才越有保障,享受的收益才越高。因此,要通過多種方式培育壯大經營主體。
“三變”改革必須完善股份運行機制。入股是“三變”改革的核心環節。如何讓農民規范入股、放心入股,必須建立完善相應機制,以保障入股農民的切身利益。要引導農民、村集體和經營主體依法訂立合同,明確合作方式、權利義務、分紅方式、違約責任等,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股份聯結機制。研究制定資源資金折股量化的具體實施辦法,確定分紅比例,規范程序操作。引導經營主體按照合作制原則完善股權結構和治理方式,確保村集體和農民行使股東權利、參與重大決策。推動經營主體財務公開,跟農民算好明白賬,贏得群眾支持信任。
“三變”改革必須發揮好政府作用。“三變”改革中,產業如何選擇、資源如何量化、股份如何分紅,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但改革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工作,必須發揮好政府作用,正確把握改革方向。在產業發展上,政府應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經營主體扶持、融資平臺搭建等工作,引導地方產業布局合理、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在產權管理上,要抓好各類產權要素的確權登記、市場搭建、規則建立、合同鑒證等工作,確保產權邊界清晰、產權交易規范。在風險防范上,要明確改革底線,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同時要探索設立風險補償保障金,完善農業保險體系,增強抗風險能力,更好保障農民權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