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月,53歲的成榮偉特別忙。投資466萬元打造的五星級民宿和斥資250萬元建的生態農莊均將在12月開業,各種籌備事項讓他忙得腳不沾地,“恨不得*有48小時。”
自2014年被村民選為清遠市連州市豐陽鎮畔水村村長后,成榮偉和村干部以及村民理事會成員12人,自掏腰包20多萬元,被村民稱為“虧本村官”。而這換來的是,4年后,畔水發生的蛻變。
如今的畔水村,先后創建成為清遠市美麗鄉村生態村、省級新農村示范片核心村,成為了豐陽鎮打造田園綜合體、美麗小鎮和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的一面旗幟。今年7月,清遠市長黃喜忠赴連州調研鄉村振興發展,點贊畔水村“村容村貌靚麗,耕地整合治理富有成效,值得其他村學習借鑒。”
畔水之變,在于成榮偉這群“虧本村官”有著一套“產業經”。“要建好美麗鄉村,如果沒有產業作為經濟支撐,就無法保持長效發展。”
自籌資金建村莊 驚動了市委農辦
走進畔水村,順著村中小道,一個刻著“畔水美麗鄉村”幾個大字的木制牌坊映入眼簾。牌坊內的廣場上,流水轉動風車,亭臺映著樓閣,小橋橫臥池塘,讓人如同置身于畫卷中。
“曾經很破爛,舊泥磚屋廢棄了無人管,村里大多都是泥路。誰能想到現在村子交通方便、環境整潔、鄉風文明,大家晚飯后可以在村子里隨便逛一逛或者跳跳廣場舞,住在村子里就是一種非常舒服的享受。”談起這些年村里的變化,64歲的畔水村老村長成為平深有感觸。
成為平說,這些“丑容”得到改變,是在村里出了一群“老板”村官后。
“年輕人都去珠三角發展,留守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以及拋荒近300畝的農田,我和班子成員心有不甘,決心要把村子的生機活力找回來。”2014年村子換屆,沙場老板成榮偉當選畔水村村長。面對凋敝的村莊面,他立下目標。
當時,整個豐陽鎮只有2個村在建設美麗鄉村,畔水村未被列入,成榮偉便發動村干和理事會成員捐款搞村建。
那時,畔水村的村干部和村民理事會成員共12人,這是一群名副其實的“老板村官”:有從事運輸的、做物業的,也有做批發生意的老板。
成榮偉率先捐出1.3萬元,還“攬下”了村建所需的材料,捐資捐物總額超過8萬元。
在成榮偉的帶動下,其他村干和9位村民理事會成員捐款20多萬元。理事會成員成年學在連州三鳥市場做批發,他發動兄弟3人共募捐了10萬元。當時,村民笑稱他們為“虧本村官”。
“一直以來,我們村無論做什么事都比較合心。”成榮偉說,在沒政策、沒資金的情況下,畔水村毅然干了起來,“2014年我們村的建設總面積就達到了6800平方米。”
當年,畔水村熱火朝天自發建設美麗鄉村的干勁“驚動”了連州市委農辦。“市委農辦主任來到村里調研后,將美麗鄉村的名額給了我們。”成榮偉回憶。
有了政策和資金,成榮偉干勁更足。
“不論是出門打工的,還是在家的,我們都聯系了一遍,選了個吉日在村祠堂里殺了一只大豬,請村民們一起聚會,說說美麗鄉村該如何建。”成榮偉說。
村民大會開完后,村民便自發捐款,出乎他的意料。“當時我們都沒說要村民捐款,但家家戶戶開始自發捐資,一個月內村民就籌得40多萬元。”
成榮偉說,有些村民一開始以為村里建美麗鄉村只是小打小鬧,只捐了幾百元,“后來看到村里建了那么多工程,又重復捐了三四次。”*終,畔水村村民捐錢捐物總計達到了70萬元。
就這樣,在黨支部、村干部、理事會成員的帶領下,畔水村發揮村民主體作用,通過村民籌資籌勞、社會捐助,以及上級幫扶、爭取政府獎補等方式,共籌得2000多萬元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畔水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所有工作都是村民自己做,“村民都愿意籌工籌勞自發為村里做事。”
村干部和理事會傾盡全力,村民籌資籌勞高漲熱情,畔水村用政府獎補的220萬元資金卻做出了600萬元的成績。
“公廁、戲臺、廣場、籃球廠、公園、綠化帶、道路黑底化、整治爛泥塘、安裝吊射燈……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通過匯集村民的力量,做了非常多的實事。”成榮偉驕傲地說。
如今,畔水村已經成功創建清遠市美麗鄉村生態村和省級新農村示范片核心村,成為豐陽鎮打造成田園綜合體、美麗小鎮和創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的一面旗幟,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村民滿意度幸福感也顯著提升。
建景區造農莊辦工廠打造3A級旅游鄉村
“要建好美麗鄉村,如果沒有產業作為經濟支撐,就無法保持長效發展。”在成榮偉看來,有產業支撐的美麗鄉村才能夠長久。若是沒有產業作為內生動力,美麗鄉村建設必定走不遠。
基于這個理念,畔水村將產業發展視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通過整合整治農田、發展生態農業、打造旅游產業,2017年,畔水村村集體收入達32萬元。
“我們村2014年開始建設美麗鄉村,那時,如果沒有產業支撐,估計撐一年就‘萎’了。所以,我們當時就決定把村里的農田整合起來。”按照成榮偉的思路,2015年,畔水村開始整合土地,由村集體統一托管、規劃發展生態農業,村民以所承包的土地經營權入股成為社員,集體補償租金并按股份獲得分紅,進一步落實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
2016年,畔水村結合千村百花工程、農業產業、歷史文化資源,在村西北方打造畔水花海和婚紗攝影基地,占地200多畝。2017年,基地接待游客2.5萬人次,創收超30萬元。
2018年3月,畔水村將整合的土地全部列入耕地治理項目,目前已完成近1000畝整治。整治后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給集體增收、農業增效增加了內生動力。“耕地整治后,耕種人工費可節省40%,以前不能進行機械化耕作的地方,現在可采用大型機械了。”他介紹。
除了耕地整治帶來的潛在收益,畔水村還結合農田優勢,與幫扶單位嶺南集團構建了“統一品種、統一標準、統一種植、統一收購”的優質稻谷生產基地。2017年,嶺南集團下屬的糧油企業共收購畔水村種植的31萬斤優質稻谷,為村里帶來57萬元的收益。
根據嶺南集團和畔水村達成的2018年種植計劃,畔水村種植了近800畝的美香粘2號品種,通過新品種、新標準提升和規范優質稻品質,產量和收益將大幅提高。
下一步,畔水村還將擴大優質稻谷生產基地,輻射帶動周邊的村委會。“我們希望可以帶動周邊幾千畝的農田種植優質水稻。”
同時,該村投入100多萬元興建的大米加工廠已初具雛形,該加工廠*加工量可達70噸米,可覆蓋7000至8000畝農田,投產后效益可觀。
“在沒有大米加工廠之前,我們直接賣稻谷是2元一斤;有了加工廠,加工后的優質大米*起碼可以賣6元一斤,收益翻了三倍。”成榮偉說。
另外,由嶺南集團通過產業幫扶的形式投資466萬元重點打造的畔水五星級民宿,以及畔水村投入250萬元建設的生態農莊農家樂預計在今年12月開業,其中,生態農莊占地1200平米,共50席,可容納500人就餐。
兩個項目建成后,畔水村將具備完整的休閑體驗式旅游農業體系,吃喝玩住采摘樂一應俱全。
畔水村正向打造連州*3A級旅游鄉村的目標努力邁進。“我們現已與深圳綠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意向協議,以村中資源作股份,開發建成一個集休閑、觀光、度假、采摘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渡假村。”成榮偉對此躊躇滿志。
以土地入股成股民 合作社富了眾鄉親
村民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村民不僅想看到村莊美起來,更加希望自己的錢袋子鼓起來。
在畔水村,通過土地整合整治,村民將承包的土地經營權交由村經濟社統一管理。“經濟社確保村民每年每畝500元土地租金收入,產生利潤按照人頭來分紅,只要是畔水村的一份子,都可以獲得分紅。”
同時,畔水村通過組建村種養專業合作社,向經濟社承租并經營土地。合作社向全體村民開放,村民自愿以土地租金入股,每年可領取利潤分紅。
“目前,全村220戶村民都已入股村合作社。”成榮偉說,在合作社的經營和管理上,合作社根據村民的特長聘用他們參與生產經營,受聘村民可獲得勞務工資。
“土地入股有分紅,還能在村里就業,我們聽后都覺得很好,自古以來我們村就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情!”村民吳文英說。
“很多之前在外打工的夫妻現在都回到村里務工,一人*的收入80元到150元不等,一個月2000多元是完全沒問題的。”成榮偉說,村民之所以愿意回村務工,一方面是村合作社提供了眾多的務工機會,收入穩定;另一方面是村民在村里就業方便照顧老人、小孩。
“按一家人5畝田算,以前花費一家人勞動力,一畝田一年收成約1000元,年收入才5000元。現在,5畝田租金就達2500元,加上每個月在合作社務工收入3000元,一年下來如果做6個月,就有2萬元收入。加上分紅,一家人年收入可達3萬元,收入增加4到5倍。”成榮偉詳細解釋。
在畔水村,像這樣通過在合作社務工實現增收的家庭不勝枚舉。54歲的村民成芬朋就是其中之一。
長期以來,成芬朋夫妻靠在家耕種4畝地為生,一年下來收入不穩定,掙不了幾個錢,“遇到天氣不好的年頭,一分錢掙不到不說,還會虧本。”
2015年,成芬朋夫妻開始到村合作社務工,“我自己*收入100元,老婆*80元,兩人加起來*有180元。”
成芬朋告訴記者,夫妻兩人一年到頭務工收入少則3萬多元,多則四五萬元,增加了三四倍。
“耕地整合整治后,農田耕作方便,節省了人力,產量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成芬朋說,有合作社務工的穩定收入,現在日子過得安心又踏實。
在產業支撐下,畔水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4年不足8000元提升至2017年的25796元,增長了兩倍多,逐步邁向村美民富新時代。
更讓村民們感到溫暖的是,畔水村專門設置了助學基金,用于獎勵學生: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可獲1000元獎學金;考上重點本科的學生,可獲5000元獎學金;對貧困家庭孩子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免費提供生活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