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優勢和寶貴財富。鄉村振興,就要把鄉村的生態資源優勢充分挖掘并發揮出來。只有把鄉村的生態資源保護好,讓鄉村變得山清水秀、環境宜居,美麗鄉村才有不竭動力,鄉村振興才會有堅實基礎。
從直觀的角度看,宜居的生態環境不僅可以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且能為鄉村發展帶來多重效益。過去一段時間,由于對鄉村生態環境重視不夠,個別地方一度出現“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等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讓“污水橫流、垃圾亂堆亂倒、道路坑坑洼洼”成為某些農村的常態,不可避免地給農村蒙上了一層陰影。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對鄉村環境整治力度不斷加大,一些鄉村不僅著力改善了生產生活環境,一掃過去“破、亂、舊”局面,還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農業,成為城市居民的觀光休閑景點,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這些鮮活實踐告訴人們,尊重自然、實現人和自然和諧共生,把生態宜居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目標和路徑,不僅可以讓農村美起來,而且能為農村經濟繁榮和農民持續增收奠定基礎,還能為農村凝聚人氣、吸引人才,帶來新業態新產業,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美麗的宜居環境,是一種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普惠的民生福祉”。這一科學論斷闡明了生態與民生的關系。從現實看,鍛造宜居的鄉村生態既很關鍵,在一些地方又是痛點、難點。如果沒有生態的改善,鄉村振興就沒有底色和“顏值”,鄉村振興就是一句空話;痛點是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問題在有些地方仍比較突出;難點是短時期內難以徹底改觀,但必須攻堅克難。當前,必須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基礎上,全面打好鄉村生態宜居這一仗。
各地要牢固樹立系統性思維,綜合施策,有序穩妥推進鄉村生態宜居。一是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機制。比如,建立以政府主導、村民參與、社會支持的鄉村環境整治投入機制;建立綜合環境管護機制,做到有制度、有資金、有人員長效管護;建立人居環境監督考核機制,以考核為抓手推動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二是要尋求有效治理策略。比如,著力實施農業綠色發展方略,把推動農業綠色發展作為解決農業農村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做好鄉村垃圾污水的處理凈化,特別是要全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三是要優化村莊村居規劃。比如,構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統籌考慮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和社會治理等系統性工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