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土壤質量是糧食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保障,涉及到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土壤污染對農地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影響一直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以下這些土壤污染治理知識你都知道嗎?
目前我國耕地污染現狀如何?
目前我國耕地污染主要有2個特點:一是點多、量大、面較廣。我國污染耕地污染區域主要為工礦企業周邊農區、污水灌區、大中城市郊區和南方酸性土水稻種植區等。以重金屬污染為主,鎘污染*為普遍;二是總體可防可控可治。綜合來看,我國耕地污染主要為輕度污染,其中多數可采取措施加以治理,實現安全利用。對于重度污染耕地,傳統治理措施已無法滿足安全利用的需要,必須劃分農產品禁止生產區,調整種植結構,開展限制性生產。由于重度污染區所占比例不大(不到2%),所以需要結構調整的比例有限,面積較小。
土壤污染物超標,種出來的農產品安全嗎?
土壤污染物含量與農產品質量之間并非簡單的直接對應關系,不能簡單認為耕地某些指標超過限量值,農產品就一定超標,農產品就不安全。對全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縣環境質量評價結果表明,南方部分土壤重金屬高背景值地區,有的重金屬含量超過了國家土壤環境質量二級標準,通過種植適宜的作物品種、應用適宜的栽培技術,多年來生產的農產品一直是安全的,甚至是出口創匯的主打產品,農產品質量經得起嚴格檢驗。
如何推動實施良好型農業耕作措施?
環境友好型農業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藥、節種、節能、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保護為重點,推廣應用節約型的耕作、播種、施肥、施藥、灌溉與旱作農業、集約生態養殖、秸稈綜合利用等節約型技術,推廣應用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減少農業廢棄物生成,注重水土保持和保護環境等環保型技術。大力培養農民和農業企業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觀念,大力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集約農業等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形態,促進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農藝調控措施主要有哪些?
農藝調控措施主要有田間水肥管理、輪作間作、病蟲害綠色防控、土壤改良、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以農藝措施為主的耕地土壤重金屬綜合調控是易于實施的方法手段,其目標是阻斷或*程度減少農作物對重金屬的吸收累積,從而控制土壤中的重金屬經農作物吸收進入食物鏈。因此,開展耕地重金屬污染修復治理,在識別污染敏感作物種類、重金屬種類和污染水平、土壤特性等基礎上,采取農藝措施,可以有針對性地實施相應調控策略以減少該(類)農作物對特定重金屬的吸收。更為重要的是農業措施與農業生產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或者說農藝措施本身就是農業生產措施,既不影響農業生產的正常開展,也不會對土壤產生副作用,是*的農用地治理修復措施。
什么是替代種植?
替代種植即調整作物種植種類和品種,將原本種植的超標食用農產品改種為非超標食用農產品或非食用農產品。例如湖南省正在實施的,鼓勵市場經營主體對重度污染不宜再種植食用作物的耕地進行租賃流轉,替代種植棉花、苧麻、蠶桑、苗木花卉等非食用作物。實施種植結構調整后續補貼政策,確保農民收益不受損。
農用薄膜無害化處理具體有哪些措施?
農膜無害化處理措施為回收再利用,在田間撿拾環節,充分發揮縣鄉兩級政府組織發動作用,對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殘膜撿拾提出要求,研究通過將田間殘膜撿拾和農業補貼發放掛鉤、農膜“以舊換新”等多種方式調動農民回收地膜積極性;在回收體系方面,結合農資生產銷售、再生資源回收等體系,考慮地區差異,合理布局廢棄農膜回收網點和清轉運能力;在資源化利用方面,按照就近就農原則,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結合已有廢塑料資源化能力開展集中化、規范化利用。
如何防止農田灌溉用水對農用地的污染?
依據法律規定,凡是向農田灌溉渠道排放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的,應當保證其下游*近的灌溉取水點的水質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農業生產者利用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進行灌溉的,應當防止污染土壤。
相關部門應當定期開展灌溉水水質監測,確保農用地灌溉用水應符合農田灌溉水水質標準,對因長期使用污水灌溉導致土壤污染嚴重、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及時調整種植結構,或者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
如何實現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總量控制?
化肥、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國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施用量過多,不僅增加生產成本,也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實現農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推進化肥減量增效上,要實現“四減”:一是調優結構減量。調減高緯度、干旱地區和土地貧瘠地區玉米種植,減少化肥投入。同時,優化氮磷鉀配比,優化產品結構,加快推廣新型高效肥料;二是*施肥減量。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推廣機械施肥、種肥同播、水肥一體等技術,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三是有機肥替代減量。推進秸稈養分還田、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種植綠肥,用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四是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帶動減量。依托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創建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帶動科學施肥技術推廣應用。
在推進農藥減量增效上,也要實現“四減”:一是推進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減量。扶持病蟲防治專業化服務組織,推行植保機械與農藝配套,大規模開展統防統治,提高防治效果;二是推進綠色防控控制病蟲危害減量。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預防控制病蟲發生,減少防控次數;三是推廣高效施藥機械提高利用率減量。推廣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無人機等大中型施藥機械,替代跑冒滴漏的落后機械;四是推廣高效低風險農藥優化結構減量。應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