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漁業生態環境優良,區域特色鮮明,全省水域總面積1000多萬畝,列全國內陸省份第8位,境內有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遼河、綏芬河等5大水系,現有湖泊191處、水庫2519座,湖庫等大水面在水域中占比達80%以上,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吉林省致力把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作為全省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扶龍頭、樹典型、重推廣,著力打造大水面生態漁業大產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吉林省近百個5000畝以上大水面無一荒蕪,年產優質水產品12萬多噸,產值近20億元,涌現出了查干湖等一批在全國或區域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典型。
突出規劃引領
注重總體規劃。吉林省立足本省水面資源特點,將湖庫等大水面增養殖業作為主導產業和主攻方向納入全省漁業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出臺《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實施方案》,圍繞全省漁業布局,打造綠色生產型、生態凈水型、旅游觀光型等多種發展模式,著力構建大水面生態漁業產業群。
注重功能規劃。嚴格執行養殖證制度,32個漁業重點縣市全部按期編制發布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完成了“三區”劃定,特別是針對湖庫等大水面,按照生態優先原則,在嚴控網箱、圍欄養殖規模的前提下,明確其水產增養殖功能,合理規劃了養殖布局。
注重區域規劃。查干湖、松花湖、月亮湖等主要湖庫均立足自身實際,制定了生態漁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模式、方向和目標,制定和落實具體發展措施。
突出科技支撐
狠抓標準化生產。切實加強源頭管控,針對大水面漁業生產特點,在做好資源調查基礎上,科學確定養殖品種和容量,嚴格苗種檢驗。開展水產健康養殖創建活動,建成農業農村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73處,制定應用覆蓋漁業生產各環節的地方標準92項。
狠抓品牌化經營。突出品牌創建,全省水產品“三品一標”認證達599個,其中有機食品20個,全部來自大水面,查干湖胖頭魚還被評為全國*農產品。
狠抓信息化管理。積極利用信息化平臺,開拓新的營銷渠道,發展電商銷售,查干湖近年來,每年2/3以上的產品實現網上銷售,月亮湖水產品嘗試通過冷鏈物流進入南方市場。開展智慧漁場建設,實現漁業生產和資源管理的智能化控制。
突出生態保護
大力開展保護區建設。全省36處省級以上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有17處是依托重要湖庫建立,面積達15萬公頃,保護區核心區全部納入生態紅線管理,為生態漁業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源和環境保障。
積極開展增殖放流。將湖庫等大水面列入增殖放流支持范圍,通過財政資金項目實施,帶動管理單位和企業投入,每年在各主要湖庫放流各類魚苗1.5億尾以上,恢復資源、改善環境的同時,有效提高了漁業收益。
嚴格加強漁政管理。將漁政管理納入省政府河長制考核內容。在重要湖庫設定禁漁期和禁漁區,每年實施階段性禁漁。組織開展漁政亮劍等專項行動,將湖庫作為執法檢查重點。開展漁業環境整治,松花湖由市政府牽頭,*性清理退出湖區非法攔網104處,面積38萬畝。
突出三產融合
發展優質水產品生產。充分發揮漁業凈水養水作用,不斷優化魚類品種結構,先后引進大銀魚、池沼公魚、河蟹等品種,提高大水面漁業生產水平。目前,湖庫水產品占全省總產量的一半以上,產品價格普遍高于池塘養殖產品,部分經過有機認證的甚至高出數倍。
發展水產品加工。做大做強大銀魚、池沼公魚等冷凍加工出口,全省年加工規模達5000噸,二龍湖、新立城等湖庫僅大銀魚一項,每年就實現產值近千萬元。同時,積極開發其他淡水魚加工,查干湖投資建設水產加工廠,開展魚罐頭、水產方便食品等加工。
發展休閑漁業。查干湖通過開展冬捕、漁事體驗、舉辦漁業節慶活動等,休閑漁業蓬勃發展,被評為全國*美漁村,“冰湖騰魚”入選吉林八景,年接待游客200余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15億元,成為吉林名片,受到總書記贊許“查干湖保護生態和發展旅游相得益彰,要堅持走下去。”近年來,其模式也被逐步推廣輻射到省內外,月亮湖、松花湖、哈爾淖、白山湖等湖庫休閑漁業火熱開展,全省共創建省級以上休閑漁業示范基地51處,年休閑漁業產值近20億元。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將湖庫漁業列為重點支持對象,先后投資5000余萬元,建設標注化養殖基地、漁港、漁政船艇、水產良種基地等項目40余個,提高了基礎保障能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