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重點談到了鄉村振興戰略。去年3月8日,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也重點談到這一話題。連續兩年在兩會上談到同一話題,足見總書記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視。
“農,天下之大業也。”雖然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在變小,農民在減少,但是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沒有變,農民仍然是“追夢路”上*值得關懷的群體,農村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急需補齊的短板。
山東與河南一樣,是農業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山東的光榮使命和對山東人民的深切關懷。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山東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立足齊魯實際、著眼樣板打造,去年出臺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已經在齊魯大地落地生根。
茌平縣耿店村的“棚二代”在黃土地上種出了科技示范園,搞高科技、股份制,不僅賺了錢安了家,還像城里人一樣過著有品質的生活;曹縣五里墩村從集約經營起步,抓教育,重培訓,一個村吸引了一百多名大學生,把養牛做成了與國際接軌的產業;安丘市謀家河村依靠能人返鄉創業,把鄉村的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菏澤市定陶區南城社區建立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承接了幾十個村的扶貧任務,在脫貧致富的同時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返鄉……當頗具齊魯風情的山東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徐徐展開時,從一幅幅火熱的生產生活場景中不難感受到,鄉村的人氣越來越旺了,能讓人扎下根的鄉村煥發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從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實現“黃土變成金”,每個村都有不同的模式和實踐,但是成功的關鍵都在于用好了“*資源”——人才。
根據黨的十九大作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山東在人才振興方面做足了文章,返鄉創業的能人、扎根基層的大學生村官、鄉村涌現的本土人才已經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領頭羊”。
要讓人才,尤其是本土人才,留在鄉村干事創業,關鍵在“留心”,讓他們在鄉村找到生活更有奔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耿店村以“回得放心”“干得舒心”“住得安心”為標準,給年輕的“棚二代”創造了“來了就不想走”的環境。留在鄉村,生活也能夠做到不窮、不臟、不亂、不俗,像在城市里一樣享受現代文明,甚至比在城市里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和成才空間,生于斯長于斯的人才自然舍不得離開魂牽夢繞的鄉村。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實現鄉村人才振興不僅需要“村官”上心,更需要各級各部門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總方針和總要求,逐步完善制度保障,*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只要按照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的,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和推進,農村就會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變成“潛力板”。在山東大地上漫卷的“齊魯風情畫”就會越繪越生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